沅江市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22-07-28 11:44 信息来源:民政局 作者: 浏览量:
    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关爱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局高度重视,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社会救助的特殊对象,结合民政部门自身实际,多部门联动,多方面推进,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现将前期所做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因沅水过境注入洞庭湖而得名,下辖10个镇、2个街道和2个事务中心,34个社区、149个行政村、面积2177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74万,常住人口56.7万人,常住人口中,0-18岁人口为10.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比较重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特别是去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更加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去年十月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市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上级未保部门的有关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开展暑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七个一”行动的通知》,要求我市各成员单位和镇、街道、中心属地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压严压实。
    (二)推进综合治理,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联动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各司其职、主动作为:
    宣传部门为了提高未成年人自觉抵制有害文化的思想意识,4月份联合市文化执行大队在美世界广场、南洞庭实验学校和芙蓉学校开展“4.26版权宣传周”和“绿书签行动”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前往南洞庭实验学校和芙蓉学校,为学生讲解“扫黄打非”知识,教育未成年人健康阅读,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盗版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辨别、抵制盗版出版物的能力,并给学生发放了“护苗2022绿书签”。
    市文旅广体局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无网吧、KTV、电子游戏室等影响教学秩序的场所。市区书店15家集中在学校周边,今年1——4月开展了“耽美行动”、“冬奥版权集中保护行动”、“扫黄打非•固边行动”等专项行动。重点审查了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漫画书、神魔小说、课外读物等书籍是否含有鼓吹同性恋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收了《扁人许可证》、《泡妞许可证》、《少女杀手证》等低俗印刷品30本,没收《斗罗大陆》等非法出版物80多册。多次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执法检查,在桔园学校、南洞庭实验学校、政通学校周边查禁通过购买小卡片兑奖糖果、玩具、纪念章等实物的营销行为,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经营行为,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沅江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今年4月份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开展了由沅江市妇联、文旅广体局举办、市图书馆、市幸福婚姻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承办,市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协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共有9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
    市市监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涉及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特种设备等执法行动,以校园周边为重点整治区域。一是联合市教育部门开展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双随机、一公开”予以检查,重点检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严厉查处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二是加强儿童游乐场所特种设备监管,每日开展运行检查和例行安全检查,完善应急预案,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市人社局在每年老师公开招聘中,明确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报考: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3、存在法律政策和上级文件规定的违反师德师风、职业道德被查处的人员;4、纳入教育领域从业禁止范围的人员,以及法律、政策等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5、记入沅江市考试诚信库和在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6、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的人员。严把教师准入条件。
    市卫健局切实履行职责:一是大力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工作。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和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组织了大型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在人口流量大的琼湖东路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让未成年人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威胁,引导未成年人在抵制毒品和防治艾滋病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做好未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每逢传染病高发期前,在未成年人中强化免疫接种,甲肝、水痘、流感、麻疹等传染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成年人传染病发病率稳步降低。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结核病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等重大疾病;三是监督和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卫生工作,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结合“爱眼日”“爱牙日”“爱耳日”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眼保健、口腔保健和听力保健;四是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对符合标准的托育机构逐步实现备案、监管。截止5月30日我市已有哈罗呦呦托管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托育机构在国家卫健委平台完成备案,共计托位数665个。
    市残联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2021年帮助160名0—6岁有康复需要和适应指征的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接受每年不低于10个月的机构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明显,家长满意率达80%以上。实施人工耳蜗手术4例,矫治鞋7例,助听器4例,低视力37例。新建、提质6个村(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将残疾人儿童康复救助年龄由0—6周岁放宽至7周岁以下,对15名接受机构康复且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每月给予400元的交通补助。
    市妇联积极开展重点对象摸排、线上线下联动,进村进校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关爱保护工作。市、镇、村三级妇联对重点儿童、重点家庭开展网格式排查、线上开设微信公众号“护蕾花开”专栏,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残保护意识、提升家长对儿童防性侵的警觉心和保护能力,普及“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线下开展未成年人宣传保护进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通过送法治课、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辖区内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组建公益讲师团队,将青春期性教育保护课程和家庭教育课程送到全市各中小学、村(社区)。今年以来,现已开展防性侵知识和家庭教育讲座50余场。5月份,联合沅江市人民法院、教育局在25所初中开展“护蕾花开,拥抱成长”防性侵法治宣讲讲座进校园活动,给4600多名学生现场授课,做到全市所有初级中学“一个也不能漏”,普法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充分发挥妇联“联”字优势,联合各级妇联组织、公检法、教育局、公益讲师团、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市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活动。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全市各中小学校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开展金秋助学扶贫帮困活动。今年五月市关工委、市老科协赴南大膳镇进行“手牵手结对持贫帮困,心连心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对10名贫困学子开展助学帮扶,发放助学帮扶资金达2万元。组织开展隔代教育宣讲活动。市关工委、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与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以“隔代教育的爱与界限”、“争做智慧父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优秀教育事例等内容为主题,就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给家长们上了一堂鲜明生动的育儿课。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市关工委与教育局在市琼湖中学组织开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们勿忘历史,奋发图强;市玉潭学校开展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2周年“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队日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继承弘扬少年先锋队的光荣传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温情五月,感恩母亲”主题教育活动,全市101所学校,7万余名学生通过撰写一封致母亲信、制作母亲节贺卡、帮助母亲做家务等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三)落实关爱帮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民政部门全力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2021年我市有孤儿3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1人,特困供养儿童14人,低保家庭儿童1624人,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950元, 2021年全年发放生活费239万元;二是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全市明确儿童督导员14名,村(居)儿童主任184人,建立村级儿童之家150个,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99公益日”、“春节慰问”等活动,为困境儿童送去助学金、慰问金和慰问物资。利用村级儿童之家阵地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留守儿童团体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走访排查农村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全市目前共有留守儿童3800多名,每名留守儿童都明确了监护人,并与村委会签订了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留守儿童信息做到每季度动态更新。教育部门完善“控辍保学”机制。采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贫困生资助等多种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近三年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
    (四)提升教育质效,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教育部门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提升校园安防能力。在全面落实校园安防四个“100%”要求(专职保安员配置率、视频监控系统和公安机关联网率、一键式报警与公安联网率和中小学封闭化管理均达到百分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交通标识标牌完善、防冲撞拒马配备、窗户限位器安装等工作,对426名专职安保人员全部进行了轮训,成立护校队226个,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设置了护学岗,保护学生在校安全。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利用“中国法制宣传日”、安全教育等重大安全生产节日,定期开展“两法”宣讲,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手抄报竞赛、黑板报等形式普及“两法”知识。
    三是开展“防性侵”教育。每校配备心理辅导员,为困境学生等进行心理疏导与关爱。联合市人民法院、妇联等部门单位以“利剑护蕾”为主题开展送教上门活动,25所初级中学近80个班参与,进一步普及防性侵知识,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
    四是开展校园安全宣讲。利用横幅标语、电视媒体、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各种方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普及住房(租房)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交通安全、防火灾、反恐反暴、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沉迷网络、防电信诈骗、生命感恩等安全知识。
    五是开展校车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对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组织1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经常性对校车管理人员、驾驶员等开展培训。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了“一盔一带”宣传教育,面向学生及家长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头盔4000个。
    六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以落实瞿海书记关于“央视曝光3.15校园周边学生刮刮乐案例”的批示为契机,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常态化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校调度处理校园周边广场舞、施工噪音和交通拥堵问题,有力推进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持续好转。推进涉生用房整治。严格按照市安委关于自建房安全“百日攻坚”要求,深入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校园内建筑物(教学楼、住宿楼、食堂、实验室、图书馆等)及周边地区建筑物(以各类学生领取场所特别是经营性居民自建房及违章非法建筑物为重点)安全隐患排查,其中排查出校园建筑隐患36处,其中3栋D级危房6月中旬拆除到位、33栋C级危房秋季开学前整改到位。13名租住在有消防隐患住房的市三中学生和12名租住在危房的学生,均已搬离租住场所并妥善安置。
    七是开展防溺水、校车安全隐患排查。4月份以来,市教育局分别组织了班子成员分片督查、蹲点干部、干部驻点督查和业务股室综合督查三轮督查,敦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月底,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教育局和市应急管理局对防溺水成员单位和镇(街道、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市未保工作各部门职责相对分散,工作衔接滞后。例如家庭教育,教育、妇联、村(社区)等单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时,普遍反映缺乏专业力量;而我市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自发组织的公益讲座,却难以组织家长参加。这就需要我们将碎片化的未保职责和资源整合成自上而下、系统化的机制体制,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反应堆”。
  二是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有待加强。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关爱缺失,留守儿童易出现感情失落、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健康失保、安全失防、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情况。我市虽然已建立“三留守”群体关爱联席会议机制,开展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行动,但物质层面资助偏多,精神层面关爱不足,还需在满足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学业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精耕细作、落细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机制,协调各部门将问题、信息、经验链接共享,增强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
    (二)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办好家长学校,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鼓励群众及时举报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督促监护人明确自身职责,引导未成年人远离危害、防范侵害。
    (三)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督促各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整合力量,倡议和组织青年志愿者等社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扎实开展一系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关怀活动,聚焦解决留守儿童情亲缺失和心理失衡难题。同时,建立系统的、可持续的关爱帮扶措施和制度体系,跟踪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四)进一步整合未成年人保护资源。充分发挥镇(街道)、村(社区)对未成年人家庭离得近、情况明、底子清、人员熟的优势,及时掌握辖区未成年人家庭及监护等情况,落实基础性工作职能。同时,整合社会公益力量,招募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领域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志愿服务,壮大未成年人保护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