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29 15:16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作者:琚红莲 浏览量: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多项指标均处在益阳市前列,实现了开门红”“开门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3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24.6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7.57亿元,增长5.4%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产业发展平稳运行。一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7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稳定向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长较快,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7%,船舶制造业产值增长24.6%三是服务业平稳增长。1-3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50.50万元,增长10.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分别增长28.1%19.7%16.5%

(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一是投资实现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1-2月加快3个百分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产业投资增长6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12.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比1-2月加快6.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占比、产业投资占比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13.6个、22.2个和17.4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市场总体稳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7亿元,增长5.0%,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5.3%,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7.8%

(三)运行质量稳中有升。一是财政收支较快增长。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61.2%,高于益阳平均水平59.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62亿元,增长12.3%;非税收入1.71亿元,增长17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3.8%二是金融运行支撑有力。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92亿元,比年初增加2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211.96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

(四)社会民生稳固改善。一是重点民生投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财政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79.3% 60.4%40.4%。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投资增长123.8%二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4元,增长7.2%,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0元,增长6.8%,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0元,增长7.8%,高于益阳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长压力犹存。一是停产停报企业影响大。截止到今年3月,关停的企业25家,持续影响全市工业的增长。二是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有限。2021年新入规的26家工业企业,1-3月仅实现产值2.27亿元。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库存项目支撑不足。目前在库的69个项目中有65个项目是2021年结转续建项目,截至3月底,有14个库存项目竣工。项目库存严重减少,后续支撑不足。二是项目入库难度加大。根据国家新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改革要求,当月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上级部门查验解锁通过才能报数。项目入库要求更规范,入库难度加大。三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受政策、土地、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断断续续,进展缓慢,无法及时入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增长。

(三)消费增长活力不够。一是电商平台增长乏力。电商平台共64家当月增速均低于5%二是疫情频发影响消费。受疫情影响,居民外出就餐减少,餐饮类当月增速同比下降6.2%三是成本上升市场遇冷。受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增加、油价连续上调等因素影响,消费者购车意愿不强,全市汽车行业当月增速仅1.1%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搞好指标预警分析。一是加强主要指标监测。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工业用电量、批零增值税等指标都是GDP重要核算评估指标。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经济运行调研,精准分析,及时预警。二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发改、科工、商务、住建等部门与乡镇、企业的联系和对接,提升企业的配合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三是查找短板精准施策。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指标运行情况,着力找差距、补短板,精准施策,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抓好运行监测调度。加强对规上企业的监测调度,争取在资金、用工、市场开拓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助力企业,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扩大生产,培育中小企业升规,增加规上企业数量,实现新的增量。三是加大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积极出台多种灵活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融资融贷、进步奖励政策,减轻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帮扶措施,特别是运行困难企业的针对性帮扶,帮助企业纾困增效,实现扭亏为赢。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大项目入库力度。投资不仅需要投资额度的支持,更需要项目个数的支持。相关部门要紧盯项目进度,确保每月都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入库。二是加强项目跟踪落实。集中力量做好项目建设现场核查、资料审核、问题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及时收集项目入库进展和结果反馈,加强与上级部门衔接协调,强化结果运用,实现更多项目依法统计入库。三是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指标。注重制造业投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引进,加快现有项目投资进度,确保上述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稳中有升。

(四)稳定扩大消费市场。一是加大入规入统力度。壮大现有规模,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现有在库企业增长乏力,亟需注入新鲜血液,带动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二是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引导消费新业态发展,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业发展。积极推动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的融合发展,引导商贸企业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合运营模式,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鼓励企业、商户等积极开展电商直播促销活动。三是加强实体经济帮扶。通过减税降费、畅通融资渠道、互联网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