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统计局关于200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沅江市统计局关于200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7-05-25 09:19 信息来源:统计局 作者:统计局 浏览量:

沅江市统计局

关于200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二OO七年三月)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开拓进取,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心协力抓经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7. 56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8.29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9894元,增长14%。三次产业构成为3026.8. 43.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2.4个和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的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60.34亿元,增长24.2%。农业产业化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全市形成了粮食、纺织、造纸、林木、果蔬、肉类等几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为38.3%,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地方财政支出6.17亿元,增长39.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优势还没有真正形成财源优势,工业还缺乏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农业缺乏工业的有效拉动;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开发粗放,大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不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更少;制约"素增多,环保问题突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发展环境仍然不优。

二、农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39.1万吨, 增加2.96万吨;棉花总产量0.9万吨,增加 0.55万吨,油菜籽总产量3.43万吨,增加0.38万吨,;蔬菜总产量18.7万吨,增加4.59万吨;出栏肉猪62.4万头,增加0.29万头;禽蛋总产1.68万吨,增加0.4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9.12万吨,增加0.43万吨;麻类总产量5.88万吨,减少 0.23万吨;出笼家禽404万羽, 减少11万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8%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新突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加,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不断提高。由于粮食实行补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0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86万亩,比上年增加4.81万亩。优质稻优质率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6年我市拥有益阳市级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3亿元;上劳动力15.5万人次;完成劳动工日1080万个;移动土石方1050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1625处;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08万亩,新增蓄引提水量0.5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收获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9.22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35.5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42亿元, 增长13.6%;集体工业增加值0.13亿元, 下降38.1%;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2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0.42亿元,下降35.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560% 一些重点、优势工业企业的效益明显,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湖南洞庭食品公司、太阳鸟游艇等企业生产形势较好。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68.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7%,龙头优势突出。规模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 4%。全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中,精制大米115018吨,增长118.5%;布匹2659万米,增长42%;化学农药11804吨,增长26.5%。交流电动机、砖、混合饲料等产品有所下降。

建筑业全面增长。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建筑业带来了发展的良机。2006年全市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4.08亿元,完成竣工产值4.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00万元。建筑业产值和竣工产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白沙大道一期、新源路一期、桔城北路等按计划顺利完工,美世界城市商业广场二期、沅江大道东段、S204线城区段扩建工程、白沙大道二期、桔城北路、沿河路旧城改造等顺利实施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发投资,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2006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31亿元,增长37.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增长8.2%。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14.23,增长19.8%;房地产开发投资3.08亿元,增长240%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沅纸10.2万吨苇浆技改工程全线投产;美世界城市商业广场基本建成;赤山大桥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农村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园区的基础建设步伐加快。

五、国内贸易

2006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商品市场交投活跃,商业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市零售额14.69亿元,增长14.3%;农村零售额6.66亿元,增长12.6%,城市增幅比农村快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62亿元,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2.38亿元,增长18%;其他行业0.35亿元,增长11.8%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6年,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平稳,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7.32亿元。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6年旅游业仍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为重点,四个景区,十多个景点进一步开发,南洞庭湿地生态旅游三条旅游金线进一步拓展,年内举行的“渔火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旅游观光者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增长25.2%

七、交通和邮电业

2006年,全市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3.42万辆,和上年持平,其中民用汽车8445辆,比上年增长99%,拥有摩托车21046辆,和上年持平。邮电通信业逐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030万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全市有移动电话12.8万户,城乡电话9.8万户,比上年新增2万户和0.55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积极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协调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不断增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7.1亿元,比年初增长 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亿元,增长12.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1.3亿元,增长5.9%。信贷资金重点倾向农业、商业及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是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农村,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各项保险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的突破。全年共争取科技经费275万元,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有3项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中有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广各类科技成果16项,这些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达1.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高,在今年高考中我市有4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1人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90.6%。现在全市拥有普通中学55所,在校学生4.1万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0.72万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向国家输送飞行学员3名;拥有普通小学117所,在校学生3.6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100%。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1%,办学质量大大提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社区文化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日趋活跃,公益文化迅速发展。2006年全市举行大型文艺活动10多次,发表各类作品285件,文学、诗歌、曲艺等作品不断涌现,《雪里红》、《砚边吟》、《白沙洲村文化志》等作品已在全国各地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电视节目播出套数达到45套。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卫生执法监管力度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年末全市拥有病床1433张,卫生技术人员2126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2006年,我市体育健儿在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取得4金、2银、3铜的骄人战绩,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21银的优异的成绩。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据测算,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3.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26万人,乡村人口45.53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据计生局调查统计,200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8.64,死亡率4.48,自然增长率5.2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改善。2006年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污染治理投入资金2264万元。工业废水达标率93.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职工工资快速增长。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4847元,增长13%。社会保障改革有序推进,2006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4. 21万人,比上年略有减少,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69万人,增长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3.1万人,增长11.3%,两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低保覆盖面加大,全市享受低保补助的1.54万人,补助金额达1636.8万元。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增长。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8元比上年8303元增长13.2%,人均消费支出6717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3平方米。

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08元,比上年增加707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7元,增加359元,增长11.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4平方米。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